8/6/2005

一開始看這部片,覺得有一些混亂,不僅僅是敘事結構被打散重組的關係,原因還包括了電影語彙涵蓋了許多過去其他影片的影子,這讓我一時之間抓不到這部片的調性(或說類型?)。如果片名"Reconstruction"有這樣一層後設意含,在我的觀影經驗上,他的目的是達到了。
在這部片裡,我所看到的電影"魅影"包括了Krzysztof Kieslowski的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一人飾演兩角,兩個女生對望那一幕,命定/機運,這是在向奇老致敬,沒錯吧)、David Lynch的Mulholland Drive(現實/夢境)、Momento(敘事結構打散重組)、Being John Malkovich (劇中upstair的那個小門)、少部分的Blow Up 和大量的王家衛。我想可能會有人看到比我更多類似這樣的殘影。我覺得是這些以前的影像記憶在搖晃觀眾看這部片的感覺。又因每個人觀影歷史不同,會有不同的影感和詮釋。
而最幸福的觀眾,就是沒有過去影像包袱的人。拋開那些後設的觀影角度,這應該會是一部影像浪漫、故事撲朔、富解謎樂趣的愛情電影吧。
後記:
這是丹麥導演Christoffer Boe的首部電影。1974年生。這部片得了很多獎,他被譽為後拉斯時代(post-Lars)的接班人。(這個拉斯就是前面說過的那個"導過Dogville 的Lars von Trier")。但我個人還是覺得引用了太多當紅的電影手法,失去了某些新人該有的原味。
Oi, achei teu blog pelo google tá bem interessante gostei desse post. Quando der dá uma passada pelo meu blog, é sobre camisetas personalizadas, mostra passo a passo como criar uma camiseta personalizada bem maneira. Até ma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