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朋友說,現在的雇主或是未來的雇主(在還沒正式雇用你之前),會透過很多方法來調查你或研究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google 你的名字。如果你的名字還不算太普遍的話,這個方法其實還蠻有效的。所以如果網路上有什麼狂歡照片或抱怨公司的文章要趕快收起來。
很好奇,所以我去google了自己的名字。這是很奇妙的一刻。我的名字其實不特別但也不常見,只是常有人寫錯念錯。還好,搜尋的結果,雖沒什麼太特別的成就,但也沒出現什麼怪異的資料。只是很意外,發現我在唸書時期的做的作業,被老師放在課程大綱的網頁上作為小範本之一。我幾乎已經忘了這堂課的內容了,也忘了我做過什麼作業,當然也忘了我當時這堂課拿的成績是怎樣。所以,google到這件事情,我是蠻訝異的。難怪,許久許久以前,有聽到某位學弟提起他在學校看過我的作業,我還很弧疑,是哪門課,你怎麼看得到?現在想想,他可能看到的是這個。
其實,我那時在學校所作的作業有很多應該是不錯的,只是我那時候並不察覺。在美國唸書的第一年,大概是我人生目前為止一段最為暗無天日的時期,必修課從早上到晚不打緊,所有課堂加起來指定要念的書每個禮拜多達一兩百頁,每天晚上回家還有做不完的作業,這些都還不包括一個禮拜要上三次設計課的沉重壓力。美國同學都叫苦,身為外國人的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但是作業,不是做完就好,還要能過才行。那時,根本沒時間觀察別人在做什麼,所以自然也不曉得要怎麼混,只知道用蠻力。現在回頭看到這一篇作業,我才嚇到,天哪!那時的我會不會太認真了?真不敢相信。那其實只是一門小課而已。我想,當時我對於其他課的態度,也應是如此。那時一直都有一種錯覺,覺得再怎麼努力,也追不上母語是英文的外國人。同樣一篇報告,我用英文寫出來的程度大概是用中文表達的三分之一不到,那時的我真不曉得這樣的差異要怎麼在滿室精英份子又講究淘汰率的學院環境下生存。所以,只能用蠻力。別人花一小時寫完的東西,我就可能得花上三小時,別人花三個小時,我可能得花上十個小時才能做到勉強可以的程度。學院的老師們都很嚴格,但有很多次,學期末交完作業,老師都會跟我說謝謝。我覺得很奇怪,老師你不當我,我才要跟你道謝,怎麼反而你要跟我道謝呢?這麼深沉的道理,我是現在才明白。在台灣,好像學生為課堂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應該的,依照最後表現成果決定當不當人是老師的天職。但是在美國,至少我的經驗是如此,你努不努力,有沒有在過程中盡力汲取知識,增長自己,才是身為教育者-老師們,所關心的。起跑點不同,天份不同,都不重要,老師們看的是每個人進步的幅線。天才如果沒進步,其實才應該擔心會被當吧,因為這堂課對他一點影響力也沒有,反之駑鈍的學生,程度上有了大躍進,才是令師者欣慰的事吧!所以,老師們當時的那句謝謝,是欣慰他們的致力教學,有了誠意的回饋吧!
茶要用熱水泡,才香。今天聽來的佳句,現在就用上。哈!我那時用生命博出來的一些東西,真的都還不錯。一輩子沒幾回了。

Total Pageviews
Categories
- DesignPlug (2)
- GourmetMap (7)
- LifeNotes (20)
- MovieDrive (18)
- MusicDrinks (19)
- NewYork (10)
- Performance (1)
- Traveler'sRefuge (2)
- TVdram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