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物語 (1953)

6/21/2007 § 2

7/17/2005

會想看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是因為導演Wim Wenders的關係。在一次訪問中,Wenders稱小津為自己唯一的電影「大師」(the only master)。Wenders為了向這位大師致敬,親訪東京,拍攝了「尋找小津」(1985)。因此很好奇,這位導演心目中的東方大師所拍出來的片子會是什麼樣。

「東京物語」被公認為是小津的最高傑作,也被列為是歷史上十部最優秀的電影之一。故事描述一對年邁的父母前往東京探視已成家的兒女,不料兒女們的態度冷淡,反而是守寡的二媳婦,真正盡了事親之誼。藉由平淡的對白和不太移動的鏡頭,小津算是用很簡潔地方式敘述了那種世代疏離與老年人晚境的孤獨滄涼感。

有評論人這樣說,「人生就是離家、結婚、退休、死亡的動線,幾乎是小津千篇一律的主題。」因為小孩離家、成家,而造成原有家庭崩解的情形,50年後的今天來看,似乎也沒多大的改變。

從觀影角度來看,這實在不是一部容易看得下去的片子,尤其是看慣當代電影的五光十色,可能會不耐於這樣的拍攝手法。劇中出現最多的場景,就是客廳,兒女各家和老家的客廳。對白聊的也是再平常不過的寒喧之語。其實會有一點像是看電視劇的感覺。我本來以為是因為老片的關係,所以不時興運鏡。後來才知,「靜觀」是小津表現寫實的一種影像風格。這讓我想起張作驥的電影「美麗時光」,場景是台北與河的邊境,平常覺得不起眼的市景,因為鏡頭多停留20秒,原本雜亂的景色竟也會淡淡飄出韻味,第一次透過影像體會靜觀之美。小津的靜觀感覺上又超越了影像,更深層的表達了一種靜觀與洞悉人生的態度。這樣境界的美,我不敢說現在就能體會。也是在表現寫實,以Lars von Trier為首的Dogma 95,運用手提攝影機拍攝,鏡頭晃到讓人頭暈,恰恰與這樣定格靜觀的手法背道而馳。何謂真實?如何寫實?是個有趣觀點討論。

文章閱讀:http://www.csghs.tp.edu.tw/~chic/page_7/92036.htm

What's this?

You are currently reading 東京物語 (1953) at Ms. Nara.

meta

§ 2 Response to “東京物語 (1953)”

  • 東京物雨真是經典
    超愛
    有幾幕看到老奶奶的特寫和對話都快飆淚了
    尤其是兩老人家去泡溫泉
    .....看完超想回台灣陪父母
    但是發現自己最後還是向裡面的小孩依樣
    還是工作第一

    尼可以去租晚春看看

    侯導也算是他頭號信徒.....
    個人覺低張導的黑暗之光還是比 美麗時光處理的更棒

  • 我真的是太久沒看電影了 娛樂片不算
    不曉得下次還可以這麼可以有閒情看電影是什麼時候

    秋刀魚之味 還靜靜地躺在我的片單裡
    晚春和黑暗之光 我會列進去的

Recently
Viewed
Recently
Listened
Recently
Read
My
Store
Photo
Gallery